精子在凝固因子的作用下呈胶冻状,在射出后10-30分钟后开始液化,精子变稀薄,因此,正常精子液化的时间应小于30分钟,如果液化时间过长或未液化,则对生育的影响较大,需采取措施加以改善。
精子液化的正常时间
精液液化时间在10-30分钟,射精后精子呈果胶状,此时小蝌蚪没有运动能力,需要通过纤维素溶解酶进行液化,使精液稀薄,才能得到充分的活化,液化后的精液每分钟可移动2-3毫米。
然而精子液化时间受许多因素影响,如前列腺在精囊分泌物中的位置、环境温度等,都会影响其时间长短,当男性发生前列腺炎症时,其功能也会影响正常精子液化时间。
tips:
从临床上看,精子应在常温下完全液化,时间为(20度)60分钟,如果不能液化或超过1小时不能液化,则会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存活率,导致不孕,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原因,对症治疗。
精子液化时间异常的原因
液化异常主要分为长时间液化异常和不液化两种类型,前者的病因主要是精囊炎或前列腺炎,后者导致蛋白水解酶活性降低,液化性降低。
精液不液化的原因则相对复杂,一般是由于液化因素引起的,如蛋白分解酶、溶纤蛋白酶等,这两种因素的失调,以及酶系的异常,都会引起精液不液化,临床上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,发现了以下原因:
1、性前列腺功能异常,导致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主的水解蛋白酶或分解能力下降;
2 、与精液凝固、液化密切相关的金属微量元素,尤其是锌元素,是前列腺中非常重要的抗感染因子,也参与体内100多种酶的合成,当体内缺锌时,可导致液化因子功能下降;
3、精液酸碱度受精囊碱性分泌物和前列腺酸性分泌物的影响,当pH升高时,可以引起精液异常液化。
除上述3点因素外,液化时间异常与外界诱发因素也有密切关系,临床上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生殖道感染性疾病,如精囊炎和前列腺炎,其次是微量元素缺乏,如镁、锌等,或者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,如先天性前列腺缺损不能产生相关的酶,从而影响蛋白质分解酶等。
精子液化异常如何调理

精子液化时间长或不液化均会影响生育,导致精子活性降低,活动受限,不能完成正常的精卵结合,造成精子质量下降而不能生育,因此出现这种情况时需到正规医院进一步检查,再根据病因对症治疗。
日常生活中避免生殖道感染的健康生活方式,在饮食上多吃富含锌、硒、蛋白质的食品,通过合理补锌、补硒,有很明显的改善精子不液化的作用,如下:
一种锌丰富的食物:海鲜,瘦肉,猪肝,鱼,蛋黄等。
二是含硒丰富的食品:鸡蛋,海鲜,猪肉,大蒜等;
三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:蛋白质是构成抗体、激素、酶及各种组织器官的基本成分,病人需要多吃牛、羊、猪肉或牛奶、羊奶、马奶等。
Tips:
注意:精子液化异常时补锌很重要,但不可盲目,吃太多锌容易引起中毒,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。
精子液化异常是一种顽症,但不要太过担心,只要采取合理的调理和治疗方法,很快就可以缓解,在备孕期间以调理心情为主,好孕很快就会到来。
相关问题释疑
Q:精子液化太快是什么原因?
A:精子液化速度不同有问题,如果身体没有其他异常症状就属于正常情况,一般30分钟左右精液液化都是正常的,不用太过担心。
Q:精子不液化可以怀孕吗?
A:精子不液化情况下,能正常受孕的机率相对较低,但也不是绝对的,有约10%至20%的患者也有可能受孕,具体要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。
Q:精子液化后看起来像什么?
A:精子液化后,即呈水样,会白,会非常稀薄,而刚射出的精子是稠的,所以如果呈现像水或细丝状,说明精液异常,考虑为生殖系统有炎症。
精液常规项目解读
作为目前男科、生殖科普及的化验室检查方法之一,精液常规可以通过对精液外观、液化时间、精子密度、精液量、pH值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检查,来评估出精子质量,以下为精液常规中各个项目信息的解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