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士精液由精子和精浆组成,其中精子占10%,其余为精浆,而精子密度即反应精液中精子的含量,如果这个数值低于正常值,就会导致怀孕机率降低,严重少精则可能导致不育,因此需要通过日常调理来改善。
正常精子密度范围
医生指出,男性正常精子密度应大于1500万/ml,一般最好是2000万-6000万/ml,当精子密度低于这一标准时,会影响受孕几率,如果低于1500万/ml,就是少精子症。
按照WHO第五版的规定,健康成年男性在3-7天的禁欲期内,一次性射精的精子密度应大于1500万/ml,向前移动的精子百分比应大于32%,如果精子密度较低,可诊断为少精症,临床上将其分为以下几类:
少精参考标准
精液数少于1500万/ml,属轻度少精症;
精液密度在500万-1000万/ml之间,属于严重的少精症;
精液密度低于500万/ml为严重少精子症;
对特别严重的少精症,检查仅在精液离心时发生沉淀,高倍镜下可看到数条精子。
因此,总体而言,精子密度是衡量男性生育力的重要指标,此项数值低于正常范围说明生育力不足,需及时到医院诊治,以确定不孕原因。
造成精子密度低的原因
导致精子密度偏低的原因有很多,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睾丸生精功能异常,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部分受累或部分受累逆行射精所致,此外还有许多因素可引起这种情况,具体如下:
内分泌病与免疫因素
男性内分泌病,如垂体功能减退、性腺功能低下,均可引起FSH、LH、PRL异常,进而导致精子密度下降,免疫因素为睾丸及附睾的自身免疫过程,阻碍精子输出。
生殖道感染与精索静脉曲张
据相关资料统计,24%~39%的少精症为精索静脉曲张所致,而生殖道感染包括急慢性睾丸炎、附性腺病变等,导致生精功能减退。
染色体异常
染色体异常,如Y染色体微缺失、染色体易位及其它结构畸变等,也可引起精子密度下降。
其他因素
包括药物影响、辐射环境、温度过高及患者自身营养缺乏等,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精子生成,导致精子密度降低。
如何调理精子密度低

提高精子密度贵在坚持,调理主要是针对日常生活及饮食改善,只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调理方法,一般还是可以很快改善的,相因网为大家分成以下四步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1查明病因对症用药。
先前提到精子密度低的原因有很多,要改善不可盲目,建议先去医院找找原因,对症用药,否则盲目调理未必能起到良好的效果;
2饮食均衡的保守疗法。
保守性治疗主要是针对病情较轻的病人,这种病人可以通过改善饮食结构、补充人体微量元素、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等方法,起到疗效;
3生活规范,远离不良环境;
对于男性来说,环境对精子质量的影响还是很大的,特别是那些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,例如厨师,他们的精子质量往往比正常人低,所以远离不良环境对提高精子密度同样重要;
4是中西结合的科学治疗。
对于保守性治疗无效的病例,可选用中西药物治疗,中西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炎症反应,中西药物主要是调理身体,在用药时要有医生的指导,不要盲目服用保健品,特别是中西药物,有些中药有不良反应,可能会起反作用。
精液常规项目解读
作为目前男科、生殖科普及的化验室检查方法之一,精液常规可以通过对精液外观、液化时间、精子密度、精液量、pH值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检查,来评估出精子质量,以下为精液常规中各个项目信息的解读: